国外重要动态:
2000年美国能源部投资5亿美元实施“国家半导体照明计划”,1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、公司和大学参与;
2000年欧盟宣布启动“彩虹计划”,委托六家大公司和两所大学进行;
2010年日本展开新一轮的政策扶持。日本将首次直接补贴LED产业。
国家政策动态:
2003年我国“十五”科技攻关计划“半导体照明产业化技术开发”重大项目正式立项,标志着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已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.同年6月,科技部联合信息部等多个部委及北京等11个地方政府成立了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协调小组,并正式启动我国的“半导体照明工程”.
2004年协调领导小组与中国照明电器协会联合主办了“中国国际半导体照明论坛”,并先后批准建立了上海、厦门、大连、南昌、深圳、扬州和石家庄7个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,加快了我国LED产业的空间集聚,并推动了LED产业的快速发展。
2005年国家制定了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计划以及2006年的技术发展路线图.
2008年财政部、发改委联合发布了《高效照明产品推广财政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》,规定高效照明产品以供货价格的30%-50%的补贴标准进行间接补贴.同年,科技部“
十城万盏”LED路灯示范计划正式实施,以加快LED产品的示范推广.2010年国家发改委办公厅、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、交通运输部办公厅联合发布“组织申报半导体照明产品应用示范工程项目”的通知。
2011年《国家“十二五”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》力挺LED
国家六大部门联合发布中国淘汰白炽灯(普通灯泡)计划
2012年 国家80亿LED照明路灯采购计划
国家财政部推出LED室内照明政策补贴
行业动态: 中山古镇、佛山南海、广州光谷、中山小榄、武汉光谷等等LED 产业集群基地以更大的力度推动着LED产业稳步发展。三安光电、士兰微、国星光电、雷曼光电、鸿利光电、瑞丰光电、洲明科技、奥拓电子一个又一个LED 新星闪耀登场,LED 上市企业迅速增加,显示出LED 产业发展的迅猛和前景。
全球LED 和照明市场的巨头均将研发和市场重心转向LED照明市场,全球前十大LED 巨头中的8 家已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,就是为了牢牢控制LED 照明产业的上游——LED 芯片市场(光源市场),以改变照明大厂在中国传统照明市场份额难超1%的格局。包括日亚、丰田合成、科锐、飞利浦Lumileds、三星和欧司朗等所有国际巨头。
并购合作风潮:雷士照明和科锐战略合作,真明丽收购美国HCI,阳光照明购入日本LIREN 公司股权,康佳集团入股瑞丰光电,美的东芝战略合作等等。
现状:
从现今灯具品牌发展的现状看,目前被消费者所熟知的灯具品牌少之又少, 灯具行业的品牌建设尚处于一种滞后状态。LED照明行业发展迅速。。虽然技术水平与前几年相比LED产品技术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,但是大部分企业以价格佔领市场,却牺牲了产品的质量,也导致了产品利润率逐渐下降。中国LED应用产品销售主要集中在商业照明和市政工程,普通消费者接受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。照明巨头群雄割据,全球五大照明集团日本日亚、首尔半导体、美国Cree、飞利浦Lumileds和德国Osram形成为专利核心的技术竞争格局,并通过专利授权的方式将其他企业挡于专利壁垒之外。
据统计,中国从事LED照明的企业有将近5000多家,低下端加工作坊式的保守估计达上万家,而且主要集中广东省等沿海省份地区。 虽然中国现今有关LED照明产业大大小小的法规条例层出不穷,但是至今却迟迟未能有一部权威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整个LED照明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,LED照明产业兵荒马乱,纷争不断!企业对于政府出台的LED产业后补贴政策更是处于一种雾里看花的局面,政策及标准地进一步解读更是亟不可待。
中国政府在支持LED照明示范上,可以说是世界各国政府中支持力度最大的。”十城万盏“示范工程几十亿人民币已经扔进去了。但实际成效如何?不少LED路灯运行几个月就因严重光衰而不得不被撤下,有的灯虽然仍在亮着,但已经渐渐暗淡,为了面子,却仍然死撑着!据说国内某知名企业的路灯,派上了上百人的队伍在全国各地”救火“维修。市场上几乎是低端产品泛滥,高端产品却是凤毛麟角的局面。
LED相关:LED大功率,LED大功率COB,LED大功率灯珠,LED大功率光源,LED大功率面光源,LED大功率集成模组